一:儿时的记忆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土生土长的泸州人,可谓是喝着长江水,闻着白酒香长大的。
由于小时候贪玩,学习不好,文笔也不行,所以只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文中可能有各种不当之处还望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所谓“始于秦汉,盛于明清,蜀人酿酒之技艺源远流长”。这可真不是空穴来风,从我有记忆以来,泸州的白酒一直都是这个城市的支柱性产业。小时候每当经过酒厂门口,酒糟的气息可谓是“粮香四溢、十里飘香”。
还记得我的母校正是坐落于泸州老窖酿酒车间的山顶上,每当上午时分,可见酿酒车间里白雾缭绕,空气中飘着那一丝丝的浓郁,醉彻心底。
小时候,每到夜晚时分,大人们也三五几人是纷纷小酌怡情。瓶盖被打开了,一股清纯的幽香溢出,暖人心房。 看到那略带微黄的美酒从土陶罐里缓缓流出,杯中的酒水清纯透彻犹如明镜。这样的人间饕餮看看也是醉了
二:现代白酒行业的现状
看到这里有的看官可能会问:“为什么现在我们喝到的白酒没有那么香,也没有你所描述的那么美好了呢”?
这样回答吧:因为......那些年的酿酒师傅们还不是化学家,只是在认认真真酿酒而已。
有人曾总结说,回望白酒发展三十年,80年代是沉默的,90年代是迷茫的,进入二十一世纪,则出现了“白酒业的黄金十年”。
在这十年中大大小小的酒厂拔地而起,最顶峰的时期泸州市的酒厂达到2000家左右,但是泸州某大型酒厂的旗下贴牌就达到500多个品牌。
记得几年前曾经有位业内前辈和我聊天时曾经说道,现在的酒厂只要有一个瓶子,哪怕里面装的是水都能卖出个好价钱。
不得不说,这也是泸州城市发展最快的十年,在这一个回合中,发达了不少泸州的白酒从业者,百万以上不计其数。
但是也正是这个回合中侵害了更多的消费者,数以亿计。
现在的调酒师个个都是顶级的化学家,一杯白水加上种类繁多的化学添加剂,一杯所谓的“美酒”即可呈现。
由于传统酿造的成本过高,生产周期长。很多酒企已经抛弃了传统酿造的方法,利用酒精、香料、添加剂等勾兑出白酒代替原浆酒。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根本不用粮食发酵,降低成本,无限产量。昧着良心挣大钱。
大家来看看这个白酒生产的公式吧:纯净水+食用酒精+各种添加剂(香精、香料、塑化剂、色素等)+少量的粮食基酒(含量为0%--20%)=美酒一杯。
如果在此公式中再加以高档的酒瓶、礼盒,那一瓶高端白酒就完美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了。
我家旁边有一家规模还算不错的酒厂,也生产品牌酒(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我就不说名字了),但是这个品牌的酒可能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市场,可能很多看官也听说过。长期看到有大批量的食用酒精入库(由于我家住在23楼所以能看的很清楚)。平均一个月至少得有好几十吨吧,这么量大的酒精在他们手里鼓捣鼓捣就进入了消费者的肚子里。
那些真真正正,踏踏实实酿酒的企业在这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反而沦落为那些知名白酒企业的附庸者。因为他们们有用酒精、没有用添加剂、同时也没有暴利。为了生存,只能为那些勾兑酒厂提供基酒。我们在大部分瓶装酒里喝到的那0%--20%的粮食酒就来至这里。
三、再来说说一些也能大家不清楚内幕!
1.为什么瓶装酒卖得那么贵?
对于一个注重销售的企业来说什么最重要?渠道,对,就是渠道。
传统销售渠道:厂家--大区总代理(如华东、华北等)--省级代理--市级代理--二级代理--批发代理--零售终端--消费者。在这样的代理链中层层加价,最后到达消费者手里的白酒可能比出厂价贵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2.为什么厂家是暴利?
正如上所说,市面上80%以上的瓶装酒都是勾兑白酒。
现在我们就用一瓶泸州某知名品牌的一款酒举例。这款酒出厂价是62元,接下来我们来算笔帐:酒瓶+瓶盖3.2元(白色玻璃瓶烤花、烫金、铝制盖中盖) + 酒盒7元(半手工盒、绒布、垫底泡沫) + 白酒6元(据我所知灌装6元一斤的白酒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 外箱3元(5层瓦楞箱、底板、隔板) = 3.2+7.6+(3/6)=16.7元。
三、再来说说一些也能大家不清楚内幕!
1.为什么瓶装酒卖得那么贵?
对于一个注重销售的企业来说什么最重要?渠道,对,就是渠道。
传统销售渠道:厂家--大区总代理(如华东、华北等)--省级代理--市级代理--二级代理--批发代理--零售终端--消费者。在这样的代理链中层层加价,最后到达消费者手里的白酒可能比出厂价贵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2.为什么厂家是暴利?
正如上所说,市面上80%以上的瓶装酒都是勾兑白酒。
现在我们就用一瓶泸州某知名品牌的一款酒举例。这款酒出厂价是62元,接下来我们来算笔帐:酒瓶+瓶盖3.2元(白色玻璃瓶烤花、烫金、铝制盖中盖) + 酒盒7元(半手工盒、绒布、垫底泡沫) + 白酒6元(据我所知灌装6元一斤的白酒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 外箱3元(5层瓦楞箱、底板、隔板) = 3.2+7.6+(3/6)=16.7元。
这就是一瓶盒装酒的成本价格。而这款酒在超市的标价是298元,零售店的实际卖价也是在180元左右。
3.花高价买到的确实包装!
泸州有一条街是专卖各种酒瓶、盖子、盒子等包装材料的,被业内人士称为白酒一条龙街。
我曾经看到过一位做定制酒的顾客,购买25元一个的景德镇陶瓷瓶加上一个20元的亚克力透明盒,灌装的确实5元一斤的白酒。大家可以算算这百分比。据说这位客户是做来专供某县城信用社的专供酒。
这就是现在瓶装酒的现状,正如上面所说一瓶厂价16.7元的酒,其中有10.7元都是花在了包装上。
4.花高价买到的确实广告和营销!
现在的酒企为了提高知名度和开拓市场,可谓是花巨资打广告和做营销。
很多厂家所打出的口号: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陈酿,这就是营销公司所打出来的噱头,也是我们花高价买来的结果。
每当进入泸州,高速路、公交站牌、天桥上、甚至路边小面馆,铺天盖地的全是白酒广告。打开电视和收音机,白酒的广告也是络绎不绝。
据我了解,一块高速路广告牌一年的费用是二十万元左右,一块公交站牌一年的费用也是好几万,地方台在黄金时段的广告是13万一秒,照此推算一个酒企每年的广告费用不会低于500万元,更别说上央视的费用了。
这么多的广告费用可都是出自我们消费者呀!
5.什么才是好酒!
抛开封藏年份不说,一款好酒必须得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
2.发酵时间必须在90--120天,采用固态发酵。发酵时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辅助发酵。
3.原浆出酒后除了使用活性炭除杂质以外,不能添加酒精,甜味剂、去苦剂等任何添加剂。
6.酒精勾兑的危害:
长期饮用酒精酒精勾兑酒,会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然而还不止这些,一瓶酒精勾兑的白酒里面可能含有五六十种化学添加剂,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根本无从得知。
其中有些是国家法律明文规定不可使用的,既然都是国家规定不允许使用的,那你觉得有没有危害呢?
7.有的朋友会问难到大品牌也是这样?
很多朋友都会有一个心里,觉得品牌越大,价格高的酒都是纯粮的好酒。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也不必写此帖了。
大家只用去购买大品牌,标签上写有固态发酵字样的就可以了。
可是,近几年来,各大一线媒体(焦点访谈、凤凰网等)均纷纷报道,中国目前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喝酒直接等于喝水加酒精,白酒已经变样!连一些著名品牌也如此。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个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早在去年业内就踢爆,“中国目前的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大家只需动动手指上网即可得知。
8.既然如此为什么同一品牌会有各种价位的酒呢?
我的回答很简单,就两个字:赚钱。
市场经济,当然要服务不同层次的顾客啦!高档产品保证高利润,中档产品造品牌,抵挡产品占市场,打的就是这套组合拳。
当然,企业要有利润,生产、广告都得花钱啊,自然就只能在成本上下功夫。
久而久之,低档产品不含一滴原浆酒,就好理解了。
老百姓压根就不管你是不是酒精勾兑,你不用酒精勾兑根本没办法跟竞争对手竞争啊!
而且,我们如果仔细瞧瞧,低档品牌酒原料里写了食用酒精的还真不多。即使是十几元一瓶的低档酒,配料里面也只有粮食和水。甚至还标着固态发酵!
9.为什么同一个品牌会有那么多的贴牌呢?
我的回答还是两个字:赚钱。
一个酒厂在低成本、低生产周期、产量无限的情况下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
当然是销售,销量越大,利润越多。
我们作为老百姓可不知道什么贴不贴牌什么oem之类的。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得看牌子,总觉得牌子越大,品质越好。
既然是这样,很多大客户和一些销售商贸公司等就找上门来了,销量很大,利润很高,厂家也是非常乐意。
10.贴牌酒质量好吗?
贴牌商开发出来后,厂家最关心的是你的销量,能不能给他带来利润,他才不会管你的酒质如何。
很多贴牌商为了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只能靠价格取胜,尽情地厮杀吧。在这样的价格战之中,你觉得能有好的产品吗?
对于贴牌商而言,只要有渠道、有价格、有某某某几个大字就能卖。厂家靠收取贴牌费用和条码费用也是赚的锅满盆满,有谁还会来考虑我们老百姓的感受呢?
11.原浆酒的好处?
原浆酒是最传统的酿酒方式,从元朝开始有蒸馏白酒,至今千百年的,而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有“创新”出来的固液法、液态法,才有酒精勾兑和化学添加剂的滥用!
刚蒸馏出来的原浆酒,是含有微量的硫化物,杂醇之类的有害物质的,通过窖藏陈酿的方式,能让有害物质逐步挥发,降低到安全水平。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四,我的寻酒之路
1.一年前,我和大家一样,对于白酒行业是一无所知,只是听闻白酒行业水很深,利润大得惊人,产品烂得吓人,加之各种媒体的曝光,这样我才了解了一些白酒的黑幕。
依次偶然的机会在乡下喝到亲戚家自酿的高粱酒,我才发现和我之前所喝到的几十甚至大几百的瓶装酒感觉完全不同。
绵柔甘甜,粮香四溢。最主要的是酒量不是很好的我竟让也喝了接近半斤,第二天还头不疼,口不干。
从而才萌发了我想要寻找粮食酒,找回泸州味的想法。
2.带着这个想法我找到了在酒厂上班的朋友。但朋友上班的长比较大,管理也比较严,他们的原浆酒都是高价卖给别的厂做基酒调味用的,所以没干成。
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也考察了几个酒厂。有的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粮食酒的旗号但实则勾兑酒、有的是必须签合同定量销售,而且量大得惊人,动辄几十吨、有的更是狮子大开口,十几万一吨。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
3.在寻厂的过程中,渐渐我也认识了一些业内人士,对原浆酒的了解也是更为专业了。
在一次饭局上我认识了一个酒厂的老板,他听了我的想法后甚是赞同,并答应全力支持。
在正式合作前,我让在酒厂的朋友拿去做了检测,当得知检测结果为纯粮食酿造,且各项指标均为合格后,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历经接近半年的曲折寻找后,我终于找到了既价格便宜,又品质上层的高粱原浆酒。
以酒会友,秉承清蒸,清吊,固态发酵的传统酿造方法。掐去头尾,只选用中间优质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