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153-9583-0775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资讯

咨询热线

153-9583-0775

老人舍不得丢东西、杂物堆满屋?别不当回事,这是种病!

作者:佚名时间:2024-06-021926 次浏览

信息摘要:

如何帮助他们 断、舍、离?...

杂物堆得满屋子都是

可别以为这很正常

其实这是一种病!

一种叫「囤积障碍」的病!

包装盒舍不得丢是为什么_包装盒扔了还可以保修吗_包装盒舍不得扔

在自然界中,由于资源的匮乏,很多动物都会通过囤积食物来应对严酷的环境,这种行为也广泛存在人类中。但是,有些人却在自己家里积攒了大量价值甚微的物品(比如废旧报纸、塑料包装盒等),使得生活空间十分拥挤,严重影响其饮食作息,但他本人却对这些物品有特殊的情感,不忍丢弃,一旦被其他人移动或者丢弃 就会引起本人强烈的情绪体验,学者将这种疾病定义为

囤积障碍

( ,简称HD)

包装盒舍不得丢是为什么_包装盒扔了还可以保修吗_包装盒舍不得扔

在中国,人们认可储藏个人财物并认为这是正常的,所以临床医生在作出囤积障碍的诊断时会小心区分病理性囤积与文化上所认可的节俭,病理性囤积令患者非常痛苦并且明显妨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而节俭与痛苦或社交障碍不相关。

DSM-5(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的强迫谱系障碍工作组首次对囤积障碍提出了 3 个症状标准、1 个痛苦/干扰水平标准 和 2 个排除标准(见表 1)。

囤积障碍诊断标准:

A. 持续地难以丢弃或放弃物品,不管他们的实际价值如何。

B. 这种困难是由于感觉到积攒物品的需要及与丢弃它们的痛苦有关。

C. 难以丢弃物品导致了物品的堆积,导致使用中的生活区域的拥挤和杂乱,且显著影响了其用途。如果生活区域不杂乱,则只是因为第三方的干预(例如,家庭成员、清洁工、权威人士)。

D. 这种囤积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包括为自己和他人保持一个安全的环境)。

E. 这种囤积不能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例如,脑损伤、脑血管疾病、肌张力减退-智力减退-性腺功能减退与肥胖综合征[-Willi])。

F. 这种囤积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例如,强迫症中的强迫思维,重性抑郁障碍中的能量减少,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妄想,重度神经认知障碍中的认知缺陷,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兴趣受限)来更好地解释。

标准 A、B、C 是 3条症状标准。标准 A 涉及囤积障碍的核心特点:难丢弃和难分离。标准 B 澄清了囤积行为的本质——有意图地储藏物品。标准 C 指出了难丢弃的标志性结果—— 物品的大量堆积。标准 D 强调了临床显著的痛苦或功能上的损害。标准 E 和 F 均为排除标准, 囤积行为不是由其它疾病所引起的症状, 几个能够导致生活空间堆积和难丢弃物品的疾病被排除在囤积障碍的诊断中。

包装盒舍不得丢是为什么_包装盒扔了还可以保修吗_包装盒舍不得扔

囤积障碍属于强迫症吗?

在先前的诊断标准中,囤积行为被认为是强迫症的一种症状,因此也曾被称为“囤积强迫症”,但最新研究发现,在情绪体验方面,强迫症患者是典型的伴随着焦虑和痛苦的情绪反应,而囤积障碍患者却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在物品的获取和储藏阶段),只有在试图决定将什么物品扔掉时,囤积障碍患者才会出现明显已于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的焦虑、痛苦的反应。

另外,强迫行为被认为是一种刻板的、形式一致的行为,注重的是行为的表现方式而不是结果,而在囤积障碍患者上的发现却恰恰相反,他们在乎的是行为的直接结果 (是否获取物品),并非行为本身。

此外,二者的形成机制、病程也有所不同,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为囤积行为不属于强迫行为,提议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并将其更名为囤积障碍。

包装盒舍不得丢是为什么_包装盒扔了还可以保修吗_包装盒舍不得扔

断舍离需一步一步慢慢来

有些家人受不了满屋子堆积着锅碗瓢勺、纸箱、衣服等物品,会趁囤积者不在,偷偷地把东西丢掉,但这很可能会掀起一场家庭风暴!

这些看似无价值的囤积物品,对于囤积障碍患者来说却十分重要,如果擅自清除囤积物,必定让患者产生焦虑、愤怒、甚至是憎恨的情绪反应,因此不建议这么做。

有研究发现,通过训练囤积障碍患者的决策能力、分类能力、 洞察力等认知能力, 能够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使其囤积行为得到改善。

如何实际操作?

1.不要急着否定囤积行为

面对家中的囤积者,许多家人采取批评教育甚至责骂的方式,期望能尽快改变现状,但这只会让囤积障碍患者产生抵触情绪,毕竟这是在扼杀自己快乐的源泉呀!

所以,家人应当先学会体谅当事人的感受,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必要时(例如囤积行为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或者带来其他困扰如火灾隐患)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理或者精神科门诊就诊。

2.帮助养成处置物品的习惯

家人可先尝试用开放式问题询问囤积障碍患者对于囤积物的想法,再联合他人如物业、亲朋的劝说,让当事人知道过度囤积可能会招惹蟑螂、老鼠群聚,影响自身健康;让家人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和休息;存在消防隐患;引起邻居抱怨等等,在合适的时机鼓励并陪伴囤积症患者将囤积物赠予有需要的亲朋、捐给灾区或贫困地区等等,借此令囤积障碍患者提升认知,进而产生改变的动机。

当然,囤积障碍患者的家人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囤积障碍是终身的进展型疾病,即使家里逐渐“清空”,患者后续可能还是会再出现囤积行为。

—END—

参考文献:

1. 刘勇,陈健芷,宋琳婷,滕召军,李晓辉,姜梦.囤积障碍的症状、诊断与治疗[J].心理科学进展,2013,Vol.21, No.12,2184–2195

2. and of [M].5th ed.,VA: ,2013:247-250

3.Alcon J, K, C.From to art:a 's on .Am J .2011;168(12)

包装盒舍不得丢是为什么_包装盒扔了还可以保修吗_包装盒舍不得扔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

Copyright © 2022 杭州利宏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3039885号 XML地图 网站建设

153-9583-0775